2025年日本嬰兒潮世代將成為後期高齡者(75歲以上),照護服務需求也隨之改變,高齡者住宅必須發揮更多樣的功能。高齡者住...
非藥物治療已是延緩失智症狀惡化的主要方式,多元設備不僅能促進失智者的認知、緩解憂鬱不穩情緒,還可協助職能治療師擬定訓練方...
昭和三○年代開始(約為西元1955年),日本經歷經濟成長期,日光燈、洗衣機、電視機等家電開始普及,日本人的日常生活風景發...
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,某幾段熟悉的音樂,總能帶我們回到記憶中的難忘時刻;美國非營利組織「音樂與記憶」(MUSIC&MEM...
全球在新冠病毒疫情壟罩之下,人與人之間被迫隔離,對一般人來說,隔離兩三周已經非常不舒適,對於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長者來說,隔...
現代醫學之父威廉.奧斯勒(William Osler)曾說:「好醫生治病,優秀醫生治病人。」意指病理的深層領域更值得探究...
7月居家護理公司Tsukui(横浜市)開設附服務型高齡者住宅「Tsukui Noano Aoyama」落成(ツクイ‧青山...
位於澳洲的幽默基金會(The Humor Foundation)致力於培訓專業的小丑醫生及小丑表演者,為醫療機構的人們帶...
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「時光機」,那麼想必就是音樂了。當聽到一首熟悉的曲目或是一段音樂,馬上可以讓人回到過去的時光。另外,...
不少中高齡者已經養成日走萬步的良好習慣,當問起他們:平日有固定在做運動嗎?感覺目前自身的肌力、肌耐力如何?他們會自豪地回...
Evelyn Duerschlag是一位致力於將藝術帶給更多長者的藝術家,她創辦「Art for Care」,在德國各地...
現代人對美食極要求,即便發生咀嚼吞嚥障礙, 也因不願食用攪打餐而不吃飯。若維持一般飲食,當食用到不均質的稀飯、湯麵等,也...
「生病了就要吃藥。」這樣的觀念可能要翻轉了。不再一味從藥櫃裡尋找救贖,英、美、加拿大、紐西蘭等國施行發現,真正解方可能是...
有「IT產業女帝」之稱的奧美浩田(Hiromi Okuda),在科技產業、創新創業領域有著豐富的資歷,她返回故鄉,創辦一...
生病只能靠藥物治療嗎?國外行之有年的社交處方箋(Social Prescribing)近年也被引進到國內,醫生開出的處方...
聽長輩說故事,是許多人共同的童年回憶。然而,因為家庭型態改變,許多兒童鮮少見到祖父母、少了與不同世代相處的機會,同時許多...
文字=鐘玉霞,圖片提供=黃子明 「野球是我們的國球,今天我們要在桌上玩!」桌遊課上,六十七歲的魏淑台帶著滿滿自信與...
友雞生活不僅扭轉蛋雞的命運,也為退休銀髮族開啟第二人生。 文字=夙越,圖片提供=食二糧 退休後覺得無聊嗎?除...
法規名稱: 勞動基準法 修正日期: 民國 109 年 06 月 10 日 法...
法規名稱: 長期照顧服務法 修正日期: 民國 108 年 06 月 19 日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