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超高齡社會將至,縮短臥床時間、以健康模式善終是全球關注的議題,必須從健康與亞健康狀況著手,即早導入延緩失能與健康促進...
為了打造臺北市成為健康樂活的慢老城市,自103年後積極拓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佈建,從157處至今已成長為528處,共涵蓋臺...
日本今年公布「介護勞動力調查」結果,將近7成長照機構反應人力不足,2018 年監察院也推估,2020年台灣照服員將短缺8...
衛生福利部於今(24)日假國父紀念館舉辦「第六屆社區金點獎」表揚典禮,副總統賴清德及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李麗芬親自蒞臨頒獎...
因應我國人口快速老化,失能、失智人口也隨之增加,為照顧國民身體健康,國民健康署結合中央與地方社區單位力量,在全國22縣市...
2016年長服法實施3年,居家服務從238家遽增超過708家,經營挑戰正開始: 單位服務人數減少產生的挑戰:...
根據統計,台灣目前有459家日照中心,距離總統蔡英文去年提出的「一國中一日照」承諾,還有將近一倍的成長空間。然而,仔細檢...
臺灣自2006年加入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,提倡將「健康促進」理念帶入傳統以疾病治療為導向的醫院,試著翻轉醫院文化,讓醫院...
根據推估,台灣約有30 萬人罹患肌少症,而肌力不足常常是跌倒主因,一旦跌倒,常常是進入失能階段的起點,對政府長照成本、個...
根據推估,2023年台灣高齡長者將成長至433萬,其中需要咀嚼輔助食的人數達173萬、吞嚥輔助食者也達65萬,預估相關市...
非藥物治療已是延緩失智症狀惡化的主要方式,多元設備不僅能促進失智者的認知、緩解憂鬱不穩情緒,還可協助職能治療師擬定訓...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以人為本,除了與社區一起塑造溫馨友善安全的生活環境,期待以建構更友善的社會。臺灣高齡人口逐年增...
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第2天,居家服務、日間照顧及住宿式機構三大經營管理論壇登場,現場座位供不應求,也反應照顧市場對經營...
隨著量測設備的成熟,日常生活的各種紀錄都能數據化,也成為自主健康管理的利器,常見的健康數據有行走步數、心跳、脈搏、里程、...
台灣逾85% 的65 歲以上老人患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,隨著5G 網路到位,以及科技應用,搭...
當家中長輩需要長期照顧時,您是否該離開職場成為全職照顧者呢?這將是台灣走向超高齡社會之際,職場中年級生常會遇到的照顧難題...
AI人工智慧是下世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發展,更是引領我國產業轉型的關鍵!工研院昨(14)日舉辦「2020 AI大未來:產...
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,根據內政部統計,2019年老人獨自居住宅的數量超過53萬,與6年前相比增幅超過4成,老老照顧與獨老居...
長照2.0上路後,截至109年7月,臺北市居家服務累計使用人數已經突破1萬1千餘人,當月使用人數8,166人,相較4年前...
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2025年台灣高齡人口將跨越20%超高齡社會門檻,今年台灣人口年齡中位數推估為42.8歲,並將在203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