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服員徐台雲|活著就要動!74歲演繹出樂活的居服員生涯
文/秦瑞芳、照片提供/徐台雲 高齡化社會,許多人退休後身心健康,想要尋找人生的第二個舞台,於是近年來高齡再就業成為許多人規劃的方向。然而中高齡的求職者在找工作時年紀永遠是個大問題,所以什麼工作是可以充分利用中高齡的人生智慧,而又能應付得來的工作呢?這裡74 歲的徐台雲女士,將告訴讀者只要勤勞能動,居服員會是個既造福老人家,又能創造收入的選擇。 放下身段是做好居服員首要課題 徐台雲做居服員已十多年的歷史,她原本是軍中雇員,退休後有一份終身俸可用,可以安享退休生活。但她覺得人活著就是要動,才能保持年輕與體力,加上也想體會真正上了年紀需要人幫助的狀況,所以她上了居服員的課程,取得證照開始居服員的職場生涯。 專訪時我們詢問她為何每個案子都可以順利合作,是否擔心過溝通問題?她很親切地說,在與督導第一次接觸案主時,要仔細地觀察案主本人與相關的家人們,用心體會是否能相處愉快,若評估自己無法做的案子就不要硬接,以免往後產生不愉快,對案主、居服中心與自己都不好。 再來就是到案主家裡工作時,身段一定要低,要先婉轉地跟雇主溝通,事先提醒服務範圍,以及哪些事情不在服務範圍內,先取得共識,往後就比較好做了。協助案主如廁或沐浴等服務時,務必要更加貼心照顧,並顧及案主尊嚴,這也是展現居服員專業素質與愛心同理心的時刻。其餘就是豎起耳朵認真聽取案主的需求,不要一昧地用自己的想法去做,她提醒,要記得訓練課程是死的,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卻是千變萬化的,要用智慧去解決問題,而不是小聰明。 我想這也是徐台雲每次接案可以持續服務,甚至陪伴照顧案主臨終為止。 年齡從來不是問題 要把案主與親屬當親友看待 徐台雲更強調,不要覺得擔任居服員只就是要來賺錢而已,心態上要放下,把案主與周遭親屬當成自己親友來看待會更容易溝通,這時居服員本身的人生閱歷就會變得非常重要,所以只要身體健康,年齡對居服員來說反而更會是優勢。「其實只要當你是出來做事、交朋友,對老人家多一點耐心,發揮同理心的與案主和家屬溝通,工作就會順利愉快。」 與督導配合 接案更得心應手 接案時,陪同的公司督導非常關鍵,督導的角色不僅要幫忙列出服務項目、解說工作內容與價格說明,更重要的是督導要說明每個服務項目的範圍。當接案的居服員發現案主與其家屬感到疑惑時,一定要請督導再次說明清楚,一開始就充分溝通,就能奠定信任的基礎,而且服務的界定就會更為明確,也容易讓所有人都滿意於居服員的服務。對居服員來說,服務更能得心應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