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國際新知】日本科技廠在長照產業的多元應用
文/創新長照編輯部、小森堅司 日本高齡人口居全世界之冠,已超過總人口數28%,在少子化和高齡化夾擊下,已浮出介護人手不足、介護人員高齡化、工作負擔加重等問題,在可見的將來台灣也會面臨這些難題。日本產業如何應對這般衝擊呢?從日本長照界最大規模的產業展會CareTEX 上,觀摩產業布局與科技開發成果,或許能給台灣長照業界一些啟發。 展覽展出項目涵蓋長照相關「食衣住行育樂」的設施,以及營運管理相關的解決方案,投入長照領域業者能在展覽會上備齊所有開業所需的產品與服務。今年年初《ĀnkěCare 創新長照》團隊特別前往日本東京參觀,帶來第一手的日本長照產業消息,提出3項展會觀察供台灣業者參考。 日本科技大廠踴躍跨足長照領域,印表機與事務機領導品牌Ricoh、KONICA MINOLTA將觸角伸入醫療保健領域,Ricoh從監控系統延伸到3D攝影機應用、開發離床感應設備、介護機器人與看護系統,KONICA MINOLTA除了開發電子紀錄、看護系統外,亦有人才招募與教育訓練的諮詢服務。因應高齡化遠距醫療的需求,ICT設備廠NEC Platforms研發遠距診療系統、AI機器人。 展覽中不乏許多AIoT、VR等先進技術協助長期照顧的科技產品,包括:介護機器人、影像監測設備等,顯示日本介護領域蓬勃發展,無論是住宿式、社區式長照機構,抑或高齡者住宅都已走向產業化經營模式,並發展連鎖營運,在照顧流程標準化及規模化下,科技大廠就有誘因積極投入。 再者,日本的銷售產業鏈成熟,科技廠商開發產品後,交由專業的代理商或系統整合商(SI)負責銷售,提供完善售後服務,這對缺乏IT人員的長照機構來說是一大福音,堅實的SI團隊也降低科技設備導入長照領域的門檻。 反觀台灣,長照產業依舊是「小規模、多機能」服務為主,加上缺乏長照業者端與科技業者間優秀的代理商及SI角色, 使得台灣科技大廠對於要不要跨入長照業仍相當猶豫,因為客製化與服務成本太高。目前台灣長照業正在經歷的轉型期,近年在長照機構法人通過後,規模化經營將是未來趨勢,亦會帶動科技大廠投入。 「導入產品可節省50%謄打紀錄時間」與「產品採用特殊感測技術並獲得國家專利」兩種類型的文宣,哪類比較容易打到消費者的痛點呢?觀察日本的展會文宣都以前者為主,意即參展廠商能夠精準掌握消費者的需求,不以絢麗的科技語言為賣點,而是用貼合照顧現場情境及量化指標來推廣產品的優勢,因此長照業者所購買的不僅是商品本身,而是產品所帶來的照顧品質提升、降低離職率等效益。 奠基於介護事業發達、科技大廠踴躍投入,日本照顧科技應用百花齊放,創新長照日本代理精選2020年度上市的3項特色創新產品,包括:失智症遊走影像監控器、電子止血帶及離床偵測設備,供讀者參考,請見下方產品列表: 圖 / ARASOFTWARE ARASOFTWARE 圖 / DreaminPocket Dreaminpocket 控制器。圖 / Shinsei Corporation SHINSEI CORPORATION1. 日本科技大廠投入
2. 產品銷售打到需求痛點
3. 創新應用百花齊放
eye-Box smart2 + smartR
Electric Tourniquet
Care Top守護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