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欄觀點】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專欄 : 來到口腔健身房 訓練口腔核心肌群
文/潘美玉 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口腔照護講師、長庚科技大學嘉義分部護理系助理教授。 透過咀嚼肌群、頸部肌群與舌骨肌群等「口腔核心肌群」環環相扣的精準驅動,才能擁有良好的口腔機能,包括咀嚼、吞嚥、發音、感覺、分泌唾液、做表情等,是造就個人進食、說話、表達情緒、維持容貌、展現自信與人際互動的基礎。一旦口腔機能退化,易有營養不良、肌少症、失智症、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及情緒低落、社交退縮的表現,甚至加劇對他人照顧的依賴程度。隨著年齡增加,口腔機能退化風險必然提高,但是若不想讓它發生得太早,就不能一切順其自然。 為了預防及延緩長者的口腔機能衰退及其衍生的身心功能惡化,口腔機能核心肌群訓練的推展有其必要性。藉由肩、頸、頭、臉頰、唇、舌部與唾液腺的運動可強化此等肌群的機能,目前國內各版本的健口操就是此方面的訓練。針對長者口腔機能核心肌群訓練宜注意以下4項方針: 1、確保安全:全程留意其意識、平衡狀況的變化,掌握空間的防跌撞性、器具的堅固性及適當人力安排。 2、持續評估:活動前透過長者全身健康、失能、口腔健康、口腔衛生與口腔功能的周全性評估,有助規劃訓練重點與落實安全,而定期、持續評估的價值則在於掌握訓練的有效性。 3、漸進性、持續性:訓練的強度、速度與時間宜逐步增加,項目採簡單易懂且堆疊方式,先做1-2項,下次再增加新項目,持續進行至少12週,3-4週改變訓練內容,以提升長者參與動機,如變動頻繁,長者易因記不住而挫敗放棄。 4、多元化:只靠單項、單次或單一部位的訓練無法提升整體口腔健康與機能,同時搭配動腦、運動、動口與互動的全方位鍛鍊,更能增添活動趣味。 口腔機能核心肌群訓練是能結合於生活中、兼具照護成本效益、激發設計者創意、造就長者健康及生活品質的良方,值得你我用心經營。作者潘美玉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口腔照護講師、長庚科技大學嘉義分部護理系助理教授。